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。他深知,自己长久以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,那个一直以来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终于近在咫尺。
他静下心来,仔细地权衡了一下其中的利弊得失。这客卿之位,不仅意味着地位的提升,更代表着他在大秦朝廷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。而扶苏长公子老师的身份,则更是让他看到了无限的可能。有了扶苏这样的学生,他在儒家乃至整个大秦的地位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,未来必定能够有所作为。
想到这里,淳于越毫不犹豫地收起了之前的矜持和犹豫,迅速拿起笔,恭恭敬敬地给嬴政回了一封信。在信中,他表达了自己对嬴政的感激之情,并表示非常愿意前往大秦,担任扶苏的老师。
没过多久,淳于越便收到了嬴政的回信,信中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,并告知他具体的行程安排。淳于越满心欢喜地开始收拾行囊,准备踏上前往大秦的征程。
一路上,淳于越都充满了期待和兴奋。他想象着自己在大秦的生活,想象着自己教导扶苏的情景,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片土地上开启的新的辉煌。
然而,他却没有意识到,前方等待他的道路并非如他想象中的那般平坦。尽管他对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充满信心,但在大秦这个陌生的环境中,他仍将面临诸多的挑战和困难。起初,淳于越尽心尽力教导扶苏,扶苏也虚心受教,一切看似步入正轨。
然而,淳于越并不知道,此刻的大秦朝堂暗流涌动。法家势力对嬴政拉拢儒家颇为不满,暗中开始针对淳于越。一次朝议上,淳于越提出恢复分封制,与法家主张的郡县制针锋相对。法家臣子们群起而攻之,指责他妄图复辟旧制,扰乱朝纲。
嬴政心中也开始对淳于越产生疑虑,毕竟郡县制是大秦稳固统治的重要根基。扶苏虽维护自己的老师,但也难以改变嬴政的态度。
淳于越渐渐发觉,自己在大秦的处境愈发艰难,那原本期待的辉煌,在这复杂的政治漩涡中,如梦幻泡影般逐渐破碎,当然这都是后话了。。。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