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新三国》的剧情是从黄巾起义开始,不过篇幅不多,就是个背景,主要是引出刘关张和曹操。
然后以曹操为主线,引出董卓进京,刺董失败,诸侯讨董。
当初做《新三国》剧本的时候,颜礼和编剧们就比较功利,取材于原著,却不按原著走,特别是后期。
夷陵之战后,吴国开始隐身,剧情主要以诸葛亮六出祁山为主,夹杂一些司马懿曹魏朝堂争锋。
诸葛亮和司马懿下线后,剧情比较浓缩简洁,拍了几个名场面和剧情,就直接三国归晋了。
说是《新三国》,实际上吴国就是个陪衬,除了赤壁之战、合肥之战、关羽走麦城、夷陵之战等,出现比较有限。
而不拍吴国剧情的原因很简单,没人看!
夺嫡和阴谋论有曹魏,和谐浪漫气氛有蜀汉,谁乐意看孙权和江东世家斗法。
除了少数几个,很多东吴大臣的名字和事迹,观众都不知道,知名度和吸引力太低。
费劲巴拉拍出来,观众不感兴趣,作用除了水时长就是水时长,还显得剧情拖沓。
剧组计算了一下成本和收益,发现比较鸡肋,最终选择直接略过,用少数场景或者旁白直接代替。
这就导致《新三国》剧情明显有些头重脚轻。
前面大家喜闻乐见的诸侯争霸,大书特书,三国成立后,多半剧情全靠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撑着,这俩一死,给个几集收下尾拉倒。
从原著和历史的角度,这么改编有点偏颇,但从商业和大众的角度,利远远大于弊。
《新三国》整部剧中,颜礼演的吕布的戏份虽然比不上一些核心主创,但也不算少。
诸侯讨董这段剧情,吕布算是核心角色之一。
之后在各路诸侯中虽然下线较早,但与曹操和刘备这俩前期剧情中心都有不少交集。
偷袭曹操兖州、败退徐州投靠刘备、夺取刘备徐州、下邳之战被曹刘击败处死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吕布算是《新三国》前期超级精英怪BOSS。
因为十八路诸侯场面太大,需要时间筹备,貂蝉没来,所以颜礼进组后,先拍偷袭兖州的戏份。
偷袭兖州,吕布对手戏最多的演员,分别是他的几个下属。
陈宫,高顺,张辽,侯成和魏续
陈宫的扮演者叫李乃文,辛百青的同班同学,参演《新三国》,也是由辛推荐到剧组的。
刚开始定的角色是袁绍阵营的郭图,后来发现他和于和韦对戏很有默契,就让他改演与曹操羁绊深的陈宫。
饰演高顺的演员是董勇,也就是《重案六组》的江汉。
这个角色,最开始剧本里是没有的,或者说准备和张辽合并,但颜礼加了私心,还是给保留了下来。
毕竟陈宫和曹操有羁绊,张辽最后也投了,剩下的都是反骨仔,好歹吕布也算是一代豪雄,给他留个忠心耿耿的死忠吧。
所以设置了高顺这个角色,而且人设的很不错,善于带兵和练兵,陷阵营打的曹营和刘备嗷嗷叫,威严清白,忠心耿耿。
相比之下,张辽都被抢了风头,好在其后面还有合肥之战发挥。
张辽的扮演者是任天野,也算是颜礼的老熟人,当初董萱主演的《雪花女神龙》,他演男主。
这哥们演古偶武侠很吃亏,但形象气质很英气硬朗,演张辽这种智勇双全的武将很合适。
余下的魏续和侯成,扮演者是颜礼的两个同学,没啥名气。
《新三国》有名有姓的角色很多,多数戏份不多或者是背景板,用成名演员性价比低,所以更倾向于那些名气小又是专业演员的。
既然有这个机会,用谁不是用,颜礼让林家川联系了一圈,愿意来就安排。
粗略计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