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霖为李彻一番话深受感动,暂且不提。 且说二人出了燕王府,急奔皇城而去,终于在皇城门关闭之前赶到。 见到了庆帝之后,果然如李霖所说,帝暴怒。 “你是干什么吃的?自己的封地被人渗透成了筛子,你竟然一点察觉都没有!” “若是真出了意外,你如何对得起燕地百姓?如何对得起朕对你的信任?” “儿臣有罪。”李霖跪在地上,脸上满是汗,“请父皇拨给儿臣军队,儿臣这就回去平叛,若不能扫清叛军,儿臣提头来见!” “蠢货!朕要你的脑袋做什么?”庆帝心中一阵无奈。 自己的这些儿子,有一个算一个,还是不懂自己的心意啊。 自己为什么力排众议,非要给皇子们分封诸国?真是为了让皇子镇守大庆边疆,皇子守国门? 屁!那都是说给外人听的! 还不是想要让皇子们都老有所托,手里有地盘有军队,至少不会混得太差。 即便某个藩国崛起有了不臣之心,那也是李家内部的事情,至少不会便宜了外人。 在庆帝眼中,皇子们......或者说李氏皇族,比整个天下都重要。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,痛骂了一顿后,庆帝气消了,反而冷静了下来。 “你不能去。” “为何?”李霖急切道。 “如今情况不明,敌在暗,我在明,你去送死吗?”庆帝斥责道。 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,败兵先战而后求胜,何解?” 庆帝非常推崇《孙子兵法》中的这句话,认为这句话是整本书的精髓,所以总是用这句话考教众皇子。 李霖低着头,颓然道:“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先取得必胜的条件,然后才与敌人交战;打败仗的军队总是先与敌人交战,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。” “既然道理你都懂,为何仍如此冲动?”庆帝摆了摆手,“耐心等着,叛军的动静不会小,不出七日必有消息传来。” “更何况如今北方仍是寒冬,冬日仓促出兵乃是兵家大忌,更不能妄动。” 冬天出兵一直都是不得而为之的事情,这在古代所有兵家心中都有共识。 庆帝一直不明白,李彻是怎么做到冬天出兵,仍能保证完好的后勤补给,还能屡战屡胜的。 他自问大庆做不到这一点,地方的守备军糜烂,没什么战斗力。 北边的边军要防范边境,决不能轻动。 要想出兵,只能从帝都调禁军过去,这么远的路程,补给问题难如登天。 若非有十足把握,庆帝宁可燕地落入叛军之手,也绝不会匆忙出兵。 说罢,便将李霖和李彻二人赶走等消息去了。 李彻也没什么好办法,只得安慰了李霖一番,这才回到奉王府休息。 接下来的几天里,李霖陷入了焦急的等待,李彻也没闲着。 他心知自己在帝都待不了太久了,只要燕地的消息传来,自己怕是就要陪李霖回去。 于是,他开始加快速度,将帝都这边该办的事情都办了。 他先是去了礼部,将庆帝之前许诺给他的诸国奉上的礼品拿走。 礼部还推三阻四,被心情不好的李彻一个巴掌扇晕了一个礼部郎中,瞬间就老实了下来。 诸国的贡礼不算丰厚,但却很稀奇,甚至还有人送来了狮子和大象。 李彻虽然喜欢稀奇古怪的动物,但考虑路途遥远还要打仗,而且东北那天气也未必能养活,便送还给了宫里。 他更在意的还是各种作物和种子,这才是真正的好东西。 虽然其中绝大多数大庆都有,但品种上仍存在着差异,可以用来杂交培养出更高产的种子。 除此之外,就是一些金银财宝、象牙犀角,华而不实的东西,全都卖了换钱。 贡礼的事
第401章 怎么变成我造反了?(1 / 2)